诗词 | 《和人闻雁二首》 王珪 |
释义 | 《和人闻雁二首》 王珪
宋代
王珪
塞长霜草白,天阔夜云愁。
影过空江月,声来别枕秋。 乡音何处吒,客恨几时休。 况有冥飞志,无为弋者求。 作者简介(王珪)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和人闻雁二首》王珪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人闻雁二首》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塞上长满霜的草地,宽广的天空下夜晚的云彩给人带来忧愁。月光倒映在空旷的江面上,雁的叫声穿越夜空,使人感到离别的悲凉。诗中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旅途中客人的痛苦心情。诗人王珪以冥飞志为比喻,表达了自己的志向远大,不愿意追求平庸的生活。 《和人闻雁二首》王珪 拼音读音hé rén wén yàn èr shǒu sāi zhǎng shuāng cǎo bái, tiān kuò yè yún chóu.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