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句:

 

诗词 《废宅》 汪元量
释义

《废宅》 汪元量

宋代   汪元量
王侯多第宅,草满玉阑干。
纵有春光在,人谁看牡丹。

作者简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废宅》汪元量 翻译、赏析和诗意

《废宅》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王侯众多的宅邸,如今已经废弃,长满了青草,玉栏扶手也已经破损。虽然依然有着美丽的春光存在,但没有人会来欣赏那盛开的牡丹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废弃的宅邸景象,通过对王侯宅邸的描写,表达了人事更迭、荣枯无常的主题。宅邸昔日的辉煌与繁华已经成为过去,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与它曾经的辉煌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春光依然美好,但由于宅邸的废弃,再美的景色也无人赏析,反映了人们对于物质财富的冷漠和对于过往荣耀的遗忘。

赏析:
《废宅》通过对废弃宅邸的描绘,以及与春光和牡丹花的对比,传达了世事无常、兴衰荣辱的哲理。宅邸的废弃象征着人事的更迭和物质的消逝,而春光和牡丹花则象征着美好和繁荣。对比之下,诗人通过写景来表达对于过往荣耀的怀念和对于物质财富的冷漠。诗中的王侯多第宅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富贵和权势,然而即使有再多的财富和地位,终究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逝去。而诗人通过这幅废宅的景象,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过分追求虚荣和物质,而是应该注重内心的丰富和精神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废宅》汪元量 拼音读音

fèi zhái
废宅

wáng hóu duō dì zhái, cǎo mǎn yù lán gān.
王侯多第宅,草满玉阑干。
zòng yǒu chūn guāng zài, rén shuí kàn mǔ dān.
纵有春光在,人谁看牡丹。

网友评析


随便看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6-2024 Siam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8 21: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