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句:

 

诗词 《鹳》 王令
释义

《鹳》 王令

宋代   王令
毛羽人将鹤品流,斜阳高处自迟留。
人言杀尔三年旱,应是巢成更不忧。

作者简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鹳》王令 翻译、赏析和诗意

《鹳》是一首宋代王令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毛羽人将鹤品流,
斜阳高处自迟留。
人言杀尔三年旱,
应是巢成更不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关于鹳的画面。诗人观察到一位毛羽人正在品鉴一只鹤的风姿,而斜阳高处的景色使得鹤的身影显得格外悠然自得。人们常说杀掉鹳会导致三年的旱灾,但诗人认为,这只鹳已经筑巢成功,所以并不用担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并通过鹳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人以毛羽人将鹤品流的场景为开端,通过描绘斜阳高处的景色,传达了鹤的优雅和自由。诗人接着提到人们常说杀鹳会导致旱灾,但他认为这只鹳已经成功筑巢,因此并不会有什么忧虑。这种对自然规律的信任和对生态平衡的理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观察和感悟,通过对鹳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通过这种微妙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这使得《鹳》成为一首富有哲理和意境的诗词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鹳》王令 拼音读音

guàn

máo yǔ rén jiāng hè pǐn liú, xié yáng gāo chù zì chí liú.
毛羽人将鹤品流,斜阳高处自迟留。
rén yán shā ěr sān nián hàn, yìng shì cháo chéng gèng bù yōu.
人言杀尔三年旱,应是巢成更不忧。

网友评析


随便看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6-2024 Siam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2 6: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