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鹊》 韩偓 |
释义 | 《鹊》 韩偓
唐代
韩偓
偏承雨露润毛衣,黑白分明众所知。
高处营巢亲凤阙,静时闲语上龙墀。 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 莫怪天涯栖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 作者简介(韩偓)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鹊》韩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鹊》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诗,诗意深远,带有哲理和寓意。这首诗比喻鹊鸟借雨露滋润毛衣,使黑白分明,显得眾所周知。它高处筑巢居于凤阙之上,平静时和其他鸟语谈笑于龙墀之上。它通过变成金印来带来新的幸福和美好,飞向银河的道路也因此成为旧时分别的岐路。不要怪它不能在遥远的天涯安定地栖息,因为它只能寄身于万年的枝条之上。 《鹊》韩偓 拼音读音què piān chéng yǔ lù rùn máo yī, hēi bái fēn míng zhòng suǒ zhī.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