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太白三章》 高启 |
释义 | 《太白三章》 高启
明代
高启
太白初升北斗落,行人早起车鸣铎。
岂愿身离父母邦,山川路远非不恶。 贫贱未知生处乐。 ¤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太白三章》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太白三章》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太白星初升、北斗星落的景象,以及清晨行人起床时车铃的鸣响。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离开故乡、远离父母和家乡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长途旅行的厌倦之情。诗人认为贫穷和低贱的境遇并不知道快乐的所在。 《太白三章》高启 拼音读音tài bái sān zhāng tài bái chū shēng běi dǒu luò, xíng rén zǎo qǐ chē míng duó.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