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送长陵清辨师归宁》 梅尧臣 |
释义 | 《送长陵清辨师归宁》 梅尧臣
宋代
梅尧臣
山房古柏暗,近在汉陵边。
天供不为乐,母心常所悬。 朝途发根冷,暮野鸟行先。 子道岂殊众,谁云绝世缘。 作者简介(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长陵清辨师归宁》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长陵清辨师归宁》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房的景象,古柏树在山房周围隐约可见,而山房则靠近汉陵的边缘。诗人表达了天地间的宁静与母亲对子女的牵挂之情。 《送长陵清辨师归宁》梅尧臣 拼音读音sòng cháng líng qīng biàn shī guī níng shān fáng gǔ bǎi àn, jìn zài hàn líng biān.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