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句:

 

诗词 《和皓文二绝》 林逋
释义

《和皓文二绝》 林逋

宋代   林逋
芳草谁能梦谢池,但将心地喻摩尼。
千岩万壑时相忆,明月清风两自知。

作者简介(林逋)

林逋头像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和皓文二绝》林逋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皓文二绝》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芳草谁能梦谢池,
但将心地喻摩尼。
千岩万壑时相忆,
明月清风两自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芳草、谢池、千岩万壑、明月和清风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首句“芳草谁能梦谢池”,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的芳草和谢池的向往之情。这里的“谢池”可能指的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也可能是诗人自己创造的虚构之地。诗人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美景中与朋友共享快乐。

第二句“但将心地喻摩尼”,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善良和纯洁。这里的“喻摩尼”指的是佛教中的宝石,象征着智慧和纯净。诗人将自己的心地比喻为摩尼,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真挚和纯粹。

第三句“千岩万壑时相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谊的回忆和思念之情。千岩万壑代表了曲折崎岖的道路,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友谊的坚固和持久。

最后一句“明月清风两自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理解和珍视。明月和清风是自然界中的美好元素,诗人认为友谊就像明月和清风一样,不需要外界的评判,只有自己和朋友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其中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比喻和象征,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使诗词更加丰富和深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皓文二绝》林逋 拼音读音

hé hào wén èr jué
和皓文二绝

fāng cǎo shuí néng mèng xiè chí, dàn jiāng xīn dì yù mó ní.
芳草谁能梦谢池,但将心地喻摩尼。
qiān yán wàn hè shí xiāng yì, míng yuè qīng fēng liǎng zì zhī.
千岩万壑时相忆,明月清风两自知。

网友评析


随便看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6-2024 Siam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2 1: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