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太常引 予年廿许,时自秦州侍下,还太原,》 元好问 |
释义 | 《太常引 予年廿许,时自秦州侍下,还太原,》 元好问
元代
元好问
祖道道傍。
少年有与红袖泣别者,少焉车马相及,知其为观察之孙振之也。 所别即琴姬阿莲,予尝以诗道其事。 今二十五年,岁辛巳,振之因过予,语及旧游,恍如隔世,感念今昔,殆无以为怀,因为赋此渚莲寂寞倚秋烟。 发幽思、入哀弦。 高树记离筵。 似昨日、邮亭道边。 白头青鬓,旧游新梦,相对两凄然。 骄马弄金鞭。 也曾是、长安少年。 作者简介(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太常引 予年廿许,时自秦州侍下,还太原,》元好问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太常引 予年廿许,时自秦州侍下,还太原》是元代作家元好问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太常引 予年廿许,时自秦州侍下,还太原,》元好问 拼音读音tài cháng yǐn yǔ nián niàn xǔ, shí zì qín zhōu shì xià, hái tài yuán, zǔ dào dào bàng.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