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真娘墓(墓在虎丘寺)》 白居易 |
释义 | 《真娘墓(墓在虎丘寺)》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真娘墓,虎丘道。
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 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 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 难留连,易销歇。 塞北花,江南雪。 作者简介(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真娘墓(墓在虎丘寺)》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真娘墓(墓在虎丘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叫真娘的女子的墓地,墓地位于虎丘寺。诗人表示自己无法见到真娘在镜中的容貌,只能看到她的墓地上长满了青草。霜冻摧残了桃树和李树,风吹折了莲花,但真娘在去世的时候仍然保持着年轻貌美。诗人认为,尽管世间的美好事物难以长久存在,但真娘的美丽与众不同,像塞北的花朵和江南的雪一样珍贵。 《真娘墓(墓在虎丘寺)》白居易 拼音读音zhēn niáng mù mù zài hǔ qiū sì zhēn niáng mù, hǔ qiū dào.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