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句:

 

诗词 《戏书圆觉经后》 辛弃疾
释义

《戏书圆觉经后》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圆觉十二菩萨问,吾取一二余鄙哉。
若是如来真实语,众生却自胜如来。

作者简介(辛弃疾)

辛弃疾头像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戏书圆觉经后》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词是辛弃疾的《戏书圆觉经后》,写于宋代。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圆觉十二菩萨问,
吾取一二余鄙哉。
若是如来真实语,
众生却自胜如来。

诗意:
这首诗词以佛教的主题为背景,表达了辛弃疾对自我追求和超越的思考。圆觉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其中十二菩萨代表了智慧和慈悲等佛法的不同方面。诗人在观读这本经书后,自我反省自己的修行成果,并感慨自己的取舍仍然微不足道。他认为即使如来(佛陀)真实地传授佛法,众生仍然能够超越佛陀。

赏析:
这首诗词在表达诗人的虚无主义和对自我的思考上有一定的独特性。首先,诗人通过引用圆觉经和十二菩萨的形象,展示了对佛法和修行的关注。其次,他以自我质疑的态度,认为自己的取舍只是微不足道的,与佛陀相比显得渺小。然而,他却在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观点,即众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佛陀。这种观点在佛教思想中是颇具争议的,因为佛教强调佛陀的智慧和觉悟是无可比拟的。因此,这首诗词引发了对于人与佛教教义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探讨。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辛弃疾对佛教思想的思考和对人与自我的关系的思索。它通过对佛教经典的引用和对自我境遇的反思,传达了一种对于超越自我的渴望和追求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戏书圆觉经后》辛弃疾 拼音读音

xì shū yuán jué jīng hòu
戏书圆觉经后

yuán jué shí èr pú sà wèn, wú qǔ yī èr yú bǐ zāi.
圆觉十二菩萨问,吾取一二余鄙哉。
ruò shì rú lái zhēn shí yǔ, zhòng shēng què zì shèng rú lái.
若是如来真实语,众生却自胜如来。

网友评析


随便看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6-2024 Siam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2 15: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