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句:

 

诗词 《暮春》 王安石
释义

《暮春》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北山吹雨送残春,南涧朝来绿映人。
昨日杏花浑不见,故应随水到江滨。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暮春》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暮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安石。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山吹雨送残春,
南涧朝来绿映人。
昨日杏花浑不见,
故应随水到江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暮色时的景象。北山上吹来的细雨伴随着残余的春天渐渐离去,而南涧的晨曦之中,绿色映照着人们的身影。诗人感慨昨天还看得到杏花的美景,但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而这些杏花很可能已经随着水流漂到江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春天的转瞬即逝和人事的无常。北山上的雨意味着春天的结束,而南涧的绿色代表着新的季节的到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人类的命运与季节的变迁相结合,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的主题。

诗中的北山和南涧是具体的地点,但同时也具有象征意义。北山代表着春天的结束,而南涧则代表着春天的开始。这种地点的选择使得诗中的景象更加具体而又充满意象力。

诗的最后两句"昨日杏花浑不见,故应随水到江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怀念。杏花是春天的象征之一,诗人在昨天还能欣赏到杏花的美丽景色,但现在却无法再见到了。诗人猜测这些杏花可能已经随着水流漂到江滨,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短暂和流逝。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递出作者对光阴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受。同时,诗中的意象和隐喻也赋予了诗歌更深层的意义和思考空间,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暮春》王安石 拼音读音

mù chūn
暮春

běi shān chuī yǔ sòng cán chūn, nán jiàn zhāo lái lǜ yìng rén.
北山吹雨送残春,南涧朝来绿映人。
zuó rì xìng huā hún bú jiàn, gù yīng suí shuǐ dào jiāng bīn.
昨日杏花浑不见,故应随水到江滨。

网友评析


随便看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6-2024 Siam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2 16: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