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句:

 

诗词 《残句门大要容千驷入》 苏轼
释义

《残句门大要容千驷入》 苏轼

宋代   苏轼
门大要容千驷入,堂深不觉百男欢。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残句门大要容千驷入》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残句门大要容千驷入》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残句门大要容千驷入,
堂深不觉百男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场景,门户宽广,可以容纳千驷(一驷约为100匹马)进入,而内堂深处却无法感受到百男的喜悦。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诗词借景抒怀,通过对门和堂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宽广胸怀和内心孤独的情感体验。

首句中的"残句门"可能是指一个门户残破不堪的大门,但它依然宽广,可以容纳千驷进入。这里的"残句"一词也可以理解为对自身的自嘲。苏轼可能在暗示自己的境遇和身份,尽管他曾经是一位宰相,但由于政治变故而被贬谪,如今却只能在残破不堪的门前自嘲。

第二句中的"堂深"指的是内堂的深处,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百男"则可以理解为欢乐和喜悦的象征。整句描述了门户宽广,但内堂深处却无法感受到喜悦之情,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自得其乐。这也可以被视为苏轼对自身经历和处境的思考,他在政治上曾经有过辉煌,但如今却饱受流放之苦,内心感到痛苦和孤独。

这首诗词通过对门和堂的描绘,以及对千驷和百男的象征性运用,表达了苏轼内心的孤独、无奈和自嘲。它既反映了苏轼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折射出了当时士人的困境和无奈。这种以景写情的手法,使得诗词具有深远的意境和情感共鸣,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残句门大要容千驷入》苏轼 拼音读音

cán jù mén dà yào róng qiān sì rù
残句门大要容千驷入

mén dà yào róng qiān sì rù, táng shēn bù jué bǎi nán huān.
门大要容千驷入,堂深不觉百男欢。

网友评析


随便看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6-2024 Siam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8 22: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