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敦煌曲》 曾棨 |
释义 | 《敦煌曲》 曾棨
明代
曾棨
吐蕃健儿面如赭,走入黄河放胡马。
七关萧索少人行,白骨战场纵复横。 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 烽烟断绝鸟不飞,十一年来不解围。 传檄长安终不到,借兵回纥何曾归。 愁云惨淡连荒漠,卷地北风吹雪落。 将军锦鞯暮还控,壮士铁衣夜犹著。 城中匹绫换斗麦,决战宁甘死锋镝。 一朝胡虏忽登城,城上萧萧羌笛声。 当时左衽从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 年年寒食忆中原,还著衣冠望乡哭。 老身幸存衣在箧,官军几时驰献捷? 作者简介(曾棨)![]() 曾棨(1372-1432)?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明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曾棨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
【注释】:
(唐宪宗时,吐蕃使其中书令尚骑心儿攻敦煌,刺史周鼎 婴城固守。鼎请救回鹘,逾年不至都。知兵马阔朝杀鼎, 自领州事。守城者八年,出绫一段,换麦一斗,存者甚众 。朝喜曰:“可以死守。”又二年,粮械皆尽,登城呼曰 :“为毋徙他境,请以城降。”骑心儿许诺,于是出降。 自攻城至是十一年。州人皆服臣虏,岁时祀祖父,衣中国 之服,号恸而藏之。) 《敦煌曲》曾棨 拼音读音dūn huáng qū tǔ bō jiàn ér miàn rú zhě, zǒu rù huáng hé fàng hú mǎ.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