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句:

 

诗词 《晚钟》 马一浮
释义

《晚钟》 马一浮

现代   马一浮
百丈食必作,沩山饥便餐。
许他真佛子,不肯戴儒冠。

《晚钟》马一浮 翻译、赏析和诗意

《晚钟》是现代诗人马一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钟
百丈食必作,
沩山饥便餐。
许他真佛子,
不肯戴儒冠。

译文:

晚钟敲响,
百丈高楼上的食物必定做好,
沩山上的人饥肠辘辘只能随便填饱肚子。
虽然他被认可为真正的佛子,
却不愿意戴上儒冠。

诗意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境遇和态度。

第一句中,百丈高楼上的人可以享受美食,他们的生活富足,百丈高楼象征着富裕和地位。然而,这种富裕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共享。

第二句中,沩山上的人却处于饥饿之中,只能随便填饱肚子。沩山是一个贫瘠的地方,人们面临着生活的困难和贫穷。

第三句中,诗人给予了沩山上的人一个称号,称他为真正的佛子。这里的佛子指的是精神上的净化和超越,与物质财富无关。

最后一句中,诗人指出,沩山上的人虽然是真正的佛子,但他们并不愿意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不愿意戴上儒冠。儒冠象征着社会地位和功名,而佛子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描绘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和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追求的态度。百丈高楼和沩山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社会阶层,富裕和贫困。诗人通过描述两个不同阶层的人对待食物的态度,暗示了社会的不平等。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真正的佛子的赞赏,他们放弃了世俗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这种对精神追求的崇尚与社会功利的对立,呼应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追求的不同观念。

整首诗简洁而有力,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传递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和社会公平的思考与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晚钟》马一浮 拼音读音

wǎn zhōng
晚钟

bǎi zhàng shí bì zuò, wéi shān jī biàn cān.
百丈食必作,沩山饥便餐。
xǔ tā zhēn fó zǐ, bù kěn dài rú guān.
许他真佛子,不肯戴儒冠。

网友评析


随便看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6-2024 Siam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8 21: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