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东殿放笙歌,外院池亭得暂过。
深炷炉香登月榭,栏干西角拜姮娥。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宫词》是一首由宋代宫廷官员王珪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来东殿放笙歌,
In the evening, the eastern palace releases the sound of the sheng and songs.
外院池亭得暂过。
Temporarily passing through the garden pavilion outside the palace.
深炷炉香登月榭,
The fragrance of incense rises to the moonlit pavilion,
栏干西角拜姮娥。
At the western corner of the railing, I pay homage to the goddess of the moon.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宫廷中度过的一夜。诗的第一句描述了晚上,东殿放出笙歌的声音。笙是一种古代的管乐器,这里的笙歌可能是指宫廷中的音乐表演或庆典。第二句描述了作者在宫廷外院的池亭中暂时停留。池亭是园林中的一种建筑,常常建在湖边或花园中,供人休息和欣赏景色。作者在这里驻足片刻,似乎是为了享受一下宫廷以外的自由和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作者离开池亭,来到了一个月榭,也就是供观赏月亮的亭子。月亮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常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寄托心灵的向往。诗中的深炷炉香指的是燃烧的香炉所释放出的浓郁香气,使整个月榭弥漫着迷人的香气。作者在这里登上月榭,欣赏着明亮的月光,感受着宫廷夜晚的宁静和祥和。
最后一句描述了作者站在月榭的栏杆旁,向西角拜倒,表示对月亮女神姮娥的敬仰和崇拜。姮娥是中国传统神话中与月亮有关的仙女,被认为是月亮的化身。通过拜倒在姮娥面前,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月亮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个宫廷夜晚的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感激。
整首诗以宫廷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宫廷中度过的一个夜晚,以及对月亮和自由的向往之情。通过对宫廷景物和文化符号的描绘,诗中展示了作者在宫廷中感受到的美好和宁静,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由和远离宫廷束缚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gōng cí
宫词
wǎn lái dōng diàn fàng shēng gē, wài yuàn chí tíng dé zàn guò.
晚来东殿放笙歌,外院池亭得暂过。
shēn zhù lú xiāng dēng yuè xiè, lán gàn xī jiǎo bài héng é.
深炷炉香登月榭,栏干西角拜姮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