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斋居春久,感事遣怀》 白居易 |
释义 | 《斋居春久,感事遣怀》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斋戒坐三旬,笙歌发四邻。
月明停酒夜,眼暗看花人。 赖学空为观,深知念是尘。 犹思闲语笑,未忘旧交亲。 久作龙门主,多为兔苑宾。 水嬉歌尽日,雪宴烛通晨。 事事皆过分,时时自问身。 风光抛得也,七十四年春。 作者简介(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斋居春久,感事遣怀》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斋居春久,感事遣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写了他在长时间的斋戒生活中对事物的感悟和思考。 《斋居春久,感事遣怀》白居易 拼音读音zhāi jū chūn jiǔ, gǎn shì qiǎn huái zhāi jiè zuò sān xún, shēng gē fā sì lín.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