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敬酬微公见寄二首》 刘禹锡 |
释义 | 《敬酬微公见寄二首》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凄凉沃州僧,憔悴柴桑宰。
别来二十年,唯馀两心在。 越江千里镜,越岭四时雪。 中有逍遥人,夜深观水月。 作者简介(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敬酬微公见寄二首》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敬酬微公见寄二首,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这首诗词大致的意思是:沃州的僧人凄凉憔悴,柴桑的宰相也是如此。别离已经二十年了,唯有他们的心依旧相连。越江千里的镜子,越岭的四季的雪,其中有一个逍遥的人,深夜中观赏着水中的月亮。 《敬酬微公见寄二首》刘禹锡 拼音读音jìng chóu wēi gōng jiàn jì èr shǒu qī liáng wò zhōu sēng, qiáo cuì chái sāng zǎi.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