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墙阴歌》 刘禹锡 |
释义 | 《墙阴歌》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白日左右浮天潢,朝晡影入东西墙。
昔为儿童在阴戏,当时意小觉日长。 东邻侯家吹笙簧,随阴促促移象床。 西邻田舍乏糟糠,就影汲汲舂黄粱。 因思九州四海外,家家只占墙阴内。 莫言墙阴数尺间,老却主人如等闲。 君看眼前光阴促,中心莫学太行山。 作者简介(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墙阴歌》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墙阴歌》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描述了一个儿时在墙阴下玩耍的场景,通过对比邻居们在墙阴下不同的活动,展现了时光流转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墙阴歌》刘禹锡 拼音读音qiáng yīn gē bái rì zuǒ yòu fú tiān huáng, cháo bū yǐng rù dōng xī qiáng.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