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广宣上人频见过》 韩愈 |
释义 | 《广宣上人频见过》 韩愈
唐代
韩愈
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
久惭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 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 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 作者简介(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广宣上人频见过》韩愈 翻译、赏析和诗意
《广宣上人频见过》,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韩愈尘世纷扰、学道不易的心情,同时也描绘了秋日古寺的静谧景象。 《广宣上人频见过》韩愈 拼音读音guǎng xuān shàng rén pín jiàn guò sān bǎi liù xún zhǎng rǎo rǎo, bù chōng fēng yǔ jí chén āi.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