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 杜甫 |
释义 |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 杜甫
唐代
杜甫
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
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 多病独愁常阒寂,故人相见未从容。 知君苦思缘诗瘦,大向交游万事慵。 作者简介(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杜甫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迪》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作品。诗人借暮色、高楼、雪峰和寺庙钟声这些景物描绘了自己的忧愁和孤独之情。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杜甫 拼音读音mù dēng sì ān sì zhōng lóu jì péi shí dí mù yǐ gāo lóu duì xuě fēng, sēng lái bù yǔ zì míng zhōng.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