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 孟浩然 |
释义 | 《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
陈平无产业,尼父倦东西。
负郭昔云翳,问津今亦迷。 未能忘魏阙,空此滞秦稽。 两见夏云起,再闻春鸟啼。 怀仙梅福市,访旧若耶溪。 圣主贤为宝,君何隐遁栖。 作者简介(孟浩然)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孟浩然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诗。诗人写了自己久居越中地区的心情,表达了思念故乡和对朝廷的忧虑。 《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孟浩然 拼音读音jiǔ zhì yuè zhōng, yí xiè nán chí kuài jī hè shào fǔ chén píng wú chǎn yè, ní fù juàn dōng xī.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