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夕次蔡阳馆》 孟浩然 |
释义 | 《夕次蔡阳馆》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
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
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 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 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 作者简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夕次蔡阳馆》孟浩然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夕次蔡阳馆》是唐代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夕阳下驾马行驶,路过一个荒废的城市,听到了一曲楚腔的歌声,突然有了家的归属感。然后诗人经过鲁堰田野,见到了远处微微泛着红色的章陵,体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表示明天一早将礼拜嘉祥,这是一种祈福的表达,表明他的心向往的地方。 《夕次蔡阳馆》孟浩然 拼音读音xī cì cài yáng guǎn rì mù mǎ xíng jí, chéng huāng rén zhù xī.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