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上长史王公责躬》 储光羲 |
释义 | 《上长史王公责躬》 储光羲
唐代
储光羲
覆舟无伯夷,覆车无仲尼。
自咎失明义,宁由贝锦诗。 松柏日已坚,桃李日以滋。 顾己独暗昧,所居成蒺藜。 大贤荐时文,丑妇用蛾眉。 惕惕愧不已,岂敢论其私。 方朔既有言,子建亦有诗。 恻隐及先世,析薪成自悲。 灵鸟酬德辉,黄雀报仁慈。 若公庶伏罪,此事安能迟。 作者简介(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上长史王公责躬》储光羲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上长史王公责躬》是储光羲在唐代写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作者自责失去忠诚和义理,愿以贝锦诗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过错。诗歌中还涉及了松柏日渐坚固、桃李日渐茂盛的比喻,以及自我矛盾的心理和社会现象的描述。最后,诗人呼唤贤人荐举时文,而丑陋的女子却用媚眼来获得宠幸。痛心忏悔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沉痛。 《上长史王公责躬》储光羲 拼音读音shàng zhǎng shǐ wáng gōng zé gōng fù zhōu wú bó yí, fù chē wú zhòng ní.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