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渭桥北亭作》 储光羲 |
释义 | 《渭桥北亭作》 储光羲
唐代
储光羲
停车渭阳暮,望望入秦京。
不见鹓鸾道,如闻歌吹声。 乡魂涉江水,客路指蒲城。 独有故楼月,今来亭上明。 作者简介(储光羲)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渭桥北亭作》储光羲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渭桥北亭作》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停车在渭阳城,夜幕降临时,他望望可以看到秦京的远景。然而,诗人并没有看到鹓鸾的道路,只是仿佛听到了歌吹声。诗人的乡愁随着涉江的水而起,身为客人的他指向蒲城的方向。然而,唯有故楼上的明月仍属于过去,今天的北亭上明亦然。 《渭桥北亭作》储光羲 拼音读音wèi qiáo běi tíng zuò tíng chē wèi yáng mù, wàng wàng rù qín jīng.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