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食后》 王绩 |
释义 | 《食后》 王绩
唐代
王绩
田家无所有,晚食遂为常。
菜剪三秋绿,飧炊百日黄。 胡麻山麨样,楚豆野麋方。 始暴松皮脯,新添杜若浆。 葛花消酒毒,萸蒂发羹香。 鼓腹聊乘兴,宁知逢世昌。 作者简介(王绩)![]() 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食后》王绩 翻译、赏析和诗意
《食后》是唐代王绩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以田家晚餐的简朴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下,通过品尝着家常的美食而感到满足和快乐,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命运变迁的思考。 《食后》王绩 拼音读音shí hòu tián jiā wú suǒ yǒu, wǎn shí suì wèi cháng.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