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 陆游《枕上偶成》阅读答案及赏析 |
释义 | 陆游《枕上偶成》阅读答案及赏析
枕上偶成
[南宋]陆游 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 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 河潼形胜宁终弃?周汉规模要细论。 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 (1)诗歌的颈联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试作简要分析。(5分) (2)你怎样理解“梦回愁对一灯昏”中的“愁”?(6分) 【参考答案】 (1)反问。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像黄河、潼关那样的形胜之地,难道就忍心这么永久地放弃吗?要知道周、汉都是以潼关和黄河为根基而逐鹿中原的。前一句反诘提问,后一句引古喻今,委婉而又切中时弊,显示了诗人精于历史、谙熟国事,关注时局。 (2)贬谪之恨,贬逐之愁。“放臣不复望修门”透露出贬谪之愁恨。关注时局,忧心国事。颈联突出了河潼的战略地位。对于恢复中原的关切,和报国无门的悲怆。 二 1、这首诗首联中“身寄江头黄叶村”一句有怎么样的作用?请简要进行赏析。 2、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1)点出了诗人被贬之后的寄身之处;(2)“黄叶”暗示了现在的季节,并为尾联写“云际雁”埋下了伏笔;(3)为全诗奠定了凄苦孤愁的情感基调。 2、诗人拿从云际飞过的大雁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再也见不到中原大地的悲伤、报国无门的苦闷和深沉的爱国之情。 释文: 1.第一句中,“放臣”指放逐之臣,是作者自称;“修门”借指南宋的都城临安。这一句有以屈原自况之意。 第三句意思是,酒后口渴,听到窗外疏雨声声觉得似能润一润喉咙,诗人于孤苦中感到些许的喜悦。 第六句意思是,周汉两朝都以河潼为根基而逐鹿中原,统一天下,朝廷对此应当认真思索。 2.首联中的“江头黄叶村”既点出了寄身之处,也于景色中暗示了季节,并为尾联写雁伏笔。 颔联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深秋雨夜的情景,写出心头的孤寂和愁闷,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 开篇“不复望修门”,写失望之深,而结尾又写自恨不如“犹得过中原”的雁,于矛盾中抒写了难忘国事的悲怆之情。 赏析: “枕上偶成”告诉我们,这首诗构思于在床上躺着休息的时候。无深意。 首句“放臣”意为流放之臣。这里是作者自称。那么,这当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之诗。那么,这首诗必定要抒发被贬之愁,理想破灭之恨。这是陆游写的,里面免不了收复故土的愿望和无法收复的愤懑。“修门”原指楚国国都郢的城门,后借以代指宋朝都城临安,如文天祥曾在《指南录后序》中说:“时北兵已迫修门外。”陆游在这里借以指临安,既有离开都城的意思,也似乎有自比屈原的意思。因为屈原被流放时就是离开修门的。“不复”一词,还能让人感到一种决绝之意,似乎蕴有愠怒之情。二句的“江头黄叶”四字修饰“村”字,突出了暂居之地的环境。处于江畔,正值秋季,黄叶飘零。这样的环境,烘托出悲凉苍茫的心绪,与其逐臣的身份正相适应。它还告诉我们,本诗就是在黄叶村的枕上构思的。 颔联“酒渴”指饮酒之后口渴想要喝水。“喜闻疏雨滴”指听到下雨非常高兴。何以非常高兴?莫非是词人想到能借雨水润润干渴的喉咙?抑或是词人本就喜欢下雨的时光?词人没有说,我们也无从考证。反正词人是高兴了。四句与三句似乎不连贯。三句是写醒着,四句是写梦醒后。大概是词人一高兴就入睡了。梦醒之后,只有昏灯一盏,照着空寂的房间,房间里只有一个被放逐的人。“愁对一灯昏”透出了多少无奈和悲怆啊。 颈联突然转入对国事的关怀:黄河、潼关的形胜之地,怎么能永远放弃?周朝、汉朝的的榜样要细细地思考。“规模”的意思是榜样,典范。“论”的意思是思考。词人的言外之意是,已经被抛弃的黄河、潼关等形胜之地,应当收复。周朝、汉朝的榜样应当学习。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收复失地的愿望,写出了对朝廷的建议和期望。至此,颔联所写的“愁”的主要内容就确定下来了:对国事的担忧,对朝廷的不满,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 尾联直抒胸臆。词人拿从云际飞过的大雁作对比,突出了自己再也见不到中原大地的悲伤之情。云际雁南来时都能从中原大地经过,而自己却毫无可能。词人在这里说得多么可怜:他并没有要求让中原大地都成为宋朝的,只要能让自己瞧瞧,就心满意足了。这就表达出深切的爱国之情、深沉的收复失地的希望。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