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 中秋望月相关的诗篇 |
释义 | 中秋望月相关的诗篇中秋望月相关的诗篇 秋风渐凉,又是一年中秋时。 举目苍穹,难免让人生出似水流年、岁月蹉跎的悲壮来,在这种难以名状的情愫中,不觉想起曹君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古往今来,曹君的人生叩问不知让多少人为之慨叹唏嘘。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求贤若渴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像曹操的其他政治性很强的作品一样,是他当时渴求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反映。 然而这种政治性的东西却被作者巧妙地隐喻于抒情艺术当中,巧用典故和比兴的手法,以情、理、景和谐统一的`方式曲折内敛地表达出来。 曹操深得《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之精髓,将慷慨悲凉之情,融贯于纯正质朴的诗言之中,也在情理之中。 该诗风格别致而又多姿,婉转深幽,意境涵远,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因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绝不让天下人负我”,给后世之人留下曹操太直白的印象。 然观此《短歌行》,却让我们看到了曹操寄情于景、托物言志、含蓄表达的另一面,应是曹操早年胸中藏丘壑、积蓄待发的真实心境反映。 而曹操的另一首诗却完全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风格来,这就是著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从大处着墨,极尽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短短十六个字,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和联想,仿佛与诗人一起欣赏宏伟的美景: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际,日月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好像日日归巢海里;星汉灿烂的银河,也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诗人笔下的沧海形象极其博大深广、吞吐日月、包孕群星、气魄恢弘。 诗人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于诗中,以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他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以沧海吞吐日月的景色,显示了他博大胸襟和气吞山河的气概。 与前诗《短歌行》相较,自是别样的心境。 看待历史人物也如此,不可简单化、绝对化、脸谱化,否则,便无法理解当事人集直抒胸臆与婉转陈言之复杂于一身的悖谬。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