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 古代清官自律诗欣赏 |
释义 | 古代清官自律诗欣赏古代清官自律诗欣赏 据说,晋代吴隐之受任广州刺吏时路过石门,闻听此处有一“贪泉”,相当灵验。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古代清官自律诗欣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当地人说无论怎么清廉的人,只要饮了此水,就会变作贪得无厌之徒了,吴违众劝,亲临泉边酌水而饮,后写诗道: 古人云此水,一饮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初心不改 宋朝张之才在担任河南阳城知县期间,清廉爱民,很有政绩,特别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从不利用职权谋私利。他离任时写过这样一首诗: 一官来此四经春,不愧苍天不愧民。 神道有灵应信我,去时犹似到时贫。 人生惟有廉洁重,世界须凭气骨撑 明代刘应麟,字芝阳,江西鄱阳(今波阳)人。官江苏巡抚,致仕返乡。他为官清廉,体恤百姓,临行,在巡抚衙门墙壁上写诗—首: 来时行李旧时装,午夜青天一柱香。 描得海图留幕府,不将山水带还乡。 度是春风常长物 心如清心不染尘 明朝永乐年间,吴讷巡按贵州,返京途中,贵州三司派人追送黄金百两。吴纳挥毫在礼盒子上题诗回绝! 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 若有赃私与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明朝于谦在地方为官时,每次议事京城,便有人劝他带点丝帕,线香和蘑菇之类的土特产。于讦举起双袖哈哈大笑说:“带有清风。”并作打油诗云: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廉生勤,廉生明,廉生威。 明孝宗即位,依例颁诏外国,刘戬以侍讲身份出使交南。时当地正值动乱,他轻装简从,携二仆由南宁直抵其境,交南人惊为天人。到达之日即颁布诏书,次日宴毕就告辞返回。交南王馈赠金珠珍玩、犀角象牙甚多,刘一无所顾;交南王复令接待的大臣于路上拦截,强行赠送。刘戬拿出他初入关时写的'诗,诗曰: 咫尺天威誓肃将,寸心端不愧苍苍。 归装若有关南物,一任关神降百殃。 清以自修,诚以自勉,敬而不怠,满而不溢。 明人李汰到福建主持科举考试,有个人送给他黄金,以求考取。李汰愤然拒纳,写诗一首斥之: 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 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 清朝有个叫叶存仁的人,为官三十余载,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一次离任时,其僚属在月夜里偷偷划船为他送来离别赠礼。对此,他作了一首诗作答: 明月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 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随将赠物原封不动退了回去。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在宋·洪迈《夷坚志》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官员在一个名叫三鸦的贫苦地方任职,那里百姓以藕为食。于是,这位官员也以藕作粮。在离任时,他写了一首小诗: 二年憔悴在三鸦,无米无粮怎养家。 一日二餐唯是藕,看看口里吐莲花。 这位官员官职卑微,只管辖了一个镇。但却能以苦为乐,与民同苦,以写诗打趣,这种胸襟,值得人们称赞。 给人民做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胸有锦绣中华 放眼四海天下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