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 竹子的诗句 |
释义 | 竹子的诗句竹子的诗句 导语:俗谚有云:房前屋后种满竹,三年以后换新屋。自古以来,竹子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接下来小编整理了竹子的`诗句,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1.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2.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李世民《元日》 3.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阎选《河传·秋雨》 4.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5.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6.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7.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8.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9.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10.一丛萱草,数竿修竹,几叶芭蕉。——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萧萧》 11.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12.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13.修竹畔,疏帘里。——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14.缅怀文典可,佳画添几幅。——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15.绣襦不整鬓鬟欹。——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16.空回首,佳期误。——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17.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18.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19.复绿猗猗,何如在淇澳?寒林尽白封,奚第琅玕独。——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0.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1.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22.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王蕴章《醉太平·西湖寻梦》 23.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陆容《满江红·咏竹》 24.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陆容《满江红·咏竹》 25.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26.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陆容《满江红·咏竹》 27.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陆容《满江红·咏竹》 28.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王沂孙《八六子·扫芳林》 29.疏篱护竹,莫碍观梅。——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30.问华胄,名淇澳。——陆容《满江红·咏竹》 31.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32.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33.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刘道著《湘江秋晓》 34.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3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7.搦管坐空斋,不听声谡谡。——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38.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39.香烬暗消金鸭冷,可堪辜负前期。——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40.风策策,度庭竹。——孙道绚《滴滴金·梅》 4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2.竹疏斋殿迥,松密醮坛阴。——鹿虔扆《女冠子·凤楼琪树》 43.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4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5.茅店儿前,竹篱笆后,初见横枝。——赵长卿《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 46.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陆容《满江红·咏竹》 47.中郎旧恨,寄横竹、吹裂哀云。——吴文英《夜飞鹊·蔡司户席上南花》 48.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陆容《满江红·咏竹》 49.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0.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黄滔《题友人山居》 51.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文廷式《好事近·湘舟有作》 52.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 53.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德隐《新秋晚眺》 54.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55.空掩袖,倚寒竹。——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56.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57.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58.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59.席上看君,竹清松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60.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61.村舍外,古城旁。——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62.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6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64.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65.诗绛彩娇春,苍筠静锁,掩映夭姿凝露。——曹勋《夹竹桃花·咏题》 66.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灭。——张炎《疏影·梅影》 67.寻苗裔,湘江曲。——陆容《满江红·咏竹》 68.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69.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0.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71.又却是,风敲竹。——苏轼《贺新郎·夏景》 72.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73.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柳宗元《渔翁》 74.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厉鹗《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75.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76.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宋自逊《蓦山溪·自述》 77.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78.薄袖欺寒脩竹暮。——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79.夜深风竹敲秋韵。——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80.如啼恨脸,魂断损容仪。——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8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82.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83.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84.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85.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86.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87.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88.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89.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汤允绩《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 90.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91.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92.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做真闲客,此心闲处,不应长藉邱壑。——辛弃疾《念奴娇·赋雨岩》 93.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94.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95.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陆容《满江红·咏竹》 96.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张淑芳《满路花·冬》 97.砌花含露两三枝。——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98.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99.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00.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101.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102.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103.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104.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05.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106.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际智《咏新竹》 107.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108.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109.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110.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111.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112.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113.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114.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115.湘娥竹上泪痕浓。——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116.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17.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李邴《汉宫春·梅》 118.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李商隐《潭州》 119.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120.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121.竹根流水带溪云。——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122.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123.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124.柳梢残日弄微晴。——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125.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天净沙·冬》 126.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127.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128.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129.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130.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131.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32.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133.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134.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135.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136.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137.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138.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39.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40.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杜甫《咏春笋》 141.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142.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143.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 144.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李白《长歌行》 145.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146.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147.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148.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149.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150.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151.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152.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153.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154.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55.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156.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157.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158.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159.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60.乱蝉衰草小池塘。——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61.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62.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63.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164.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16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166.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16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168.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69.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170.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71.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72.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173.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74.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175.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176.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177.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78.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179.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180.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