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之技巧型题 |
释义 |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之技巧型题
技巧型题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②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解答提示: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面前说过的一些表现方法。 ①明辨抒情方式。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②辨明表现手法。A.衬托(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三种;B.象征;C.烘托;D.白描;E.虚实结合;F.动静结合;G.点面、抑扬、正侧面结合等。 ③审清修辞手法。对比、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顶针、互文等。 答题要求: 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示例一: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诗世人评它“善于变平凡为新颖,化腐朽为神奇”,在表现形式上有过人之处,请品析之。 [答]这首诗确有过人之处:一是前幅句间工于对仗,首句写水光、晴日,次句写山色、雨天,显示出一种对称美。二是句中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描其态,“晴方好”、“雨亦奇”抒其情;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之情表现无遗。 后幅的形象比喻和总体评价更是喻人之所不能喻,道人之所未能道;诗人跨越人与物的界线,把西施不同打扮与西湖的不同风光联系起来,西湖正是这样一位美人,湖光、山色、晴天、雨中都“总相宜”,各有一番风韵。诗人借寻常事作惊人语的艺术技巧,实是变平凡为新颖,化腐朽为神奇。 示例二: 阅读刘分攵《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更作荷心万点声。” ①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②试从“静”和“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 [答] ①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水面的平静。②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用“风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