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 古诗鉴赏之诗歌意境常用术语 |
释义 | 古诗鉴赏之诗歌意境常用术语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因此,把握意境就得关注意象特点及作者情感。
一)表现阳刚之美的 1、雄奇阔大(雄浑壮丽):这种意境的诗词往往在写景的时候,雄奇壮美,气势磅礴,抒情则奔腾震荡,语言方面它往往是渲染夸张,惊心动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旷放开朗”:写景往往是脱尘拔俗,虚实相生;抒情的时候往往是旷大开朗,舒缓绵长,语言方面一般就是健朗明快,奇谲俊逸。 3、苍凉悲壮:写景色方面,往往是苍茫阔远,峭拔萧疏,抒情方面往往是豪纵雄健,慷慨悲凉,语言方面往往是古朴遒劲。 4、深邃沉郁:这类诗词,它一般的特点是,内容上深蓄厚积,感情深沉,曲回郁结,在语言上往往是不事雕琢,绝少夸张,长于以情事动人。 二)表现阴柔之美的 1、浓艳瑰丽: 这类诗词所描写的题材,大多是酒边花下,盛装美人;它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往往是浓抹彩绘,刻意雕琢;它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往往是金碧辉煌,浓艳绝人。 2、清幽静谧: 这类诗词的意境,往往它所描写的题材大多是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现作者一种远尘避世的飘逸情绪。 3、清新素雅: 这类的诗词一般说来,作者所描写的也大多是大自然的景物,青山绿水,芳草鲜花,比较素淡。或者描写一些纯洁天真的人物,生动活泼,俏丽可爱。它的表现手法往往是细致纤丽的、清奇婉转的,好像是流泉鸣琴,洋溢着生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凄凉哀婉: 这类诗词,所表现的情事环境大多是哀伤凄冷的,往往以凄婉楚恻来打动人心。读这类诗词,它可以引发人们的畏惧和悲悯,用一种悲剧的方式来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如李清照《声声慢》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秀美、恬淡、淡雅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悲壮、悲凉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凄清、阴冷衰败、孤寂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诗词鉴赏中景物形象的意境术语及例子 雄浑开阔----景物描写气势浩瀚,气魄雄伟,浑厚磅礴。景物色调大多是单一而非绚丽的。多传达豪迈之情。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雄奇瑰丽---景物雄壮,奇特非平常景色,异常美丽。亦多传达豪情。 李白诗如《蜀道难》中: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朦胧渺远---景物描绘亦真亦幻,不可极尽其态,又妙处无穷。情感往往多变。 李商隐 《锦瑟》诗中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空灵高远----既高深莫测,又变化多端,是动与静的结合。多传达踲世脱俗的情怀。 王维的禅诗中多有体现。《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苍凉悲壮---边塞诗中多体现。多传达思乡怀亲、爱国卫国、征人愁怨等情感。 范仲淹的〈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王昌齡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清新明丽---景物淡雅疏朗,色彩明亮。多传达闲适愉悦之情。 杜甫 《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宁静恬淡---环境安静,即使有动态描写,也是为了衬托靜景。诗人心情平和,多不受外物杂务干扰。 白居易〈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别外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多有体现,《归园田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凄凉冷落----多秋冬萧瑟之景。多传达悲伤落寞之情。 杜甫诗中: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柳永词中: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随便看 |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