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 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阅读答案 |
释义 | 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阅读答案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张炎 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注 公元1290年,张炎和友沈尧道应召为元政府写金字《藏经》。翌年,回归南方。之后词人在越州居住,和沈尧道及赵学舟都有词往来,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玉关:玉门关。此处泛指北方。 楚佩:《楚辞》中有湘夫人因湘君失约而捐玦遗佩于江边的描写,后因用“楚佩”作为咏深切之情谊的典故。 1、全词写词人北游归来之情,既有好友离散之相思,又有故国沦丧之遗恨。 2、简析该词的写作手法。 答:情景交融:篇首展开一幅苍苍茫茫的北地长卷,寓苦痛失意之情于萧索凄冷之景。冰封雪飘,枯林古道,踏雪冒寒,匹马劳顿,足见北行心怀懦懦。 化用典故:问谁二句,化用《九歌》捐玦、遗佩事故,写好友惜别之情,“折芦花”点化“折梅寄远”典故,寓留别之意。 反衬:“向野桥招沙鸥”写知己离散后的寂寞无聊,反衬一笔,愈见故交情深,知己难得。 词末以“怕登楼”收结,最怕斜阳中登高临远,含无限失国隐恨,思乡怀友之情于言外。全篇一气旋转,声调激越,词情起落有致,令人悲慨不尽。 3. 这首词表达的感情与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有什么不同?(4分) 答:柳永的《八声甘州》主要表现的是游子的思乡、思亲之情,是羁旅之苦;而这首词既表达了对故人(友人)的思念之情,又表现了愁怀故国的亡国之痛。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