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 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阅读答案 |
释义 | 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阅读答案
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 ①“那人家”的“家” 此处用作与尾词,无实意。 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先写”十里青山”的远景,在写“潮平路带沙“的近景,远近结合,呈现出空间辽远的画境。 B.既写眼前所见“青山朝平,残月、晓霞“,又写耳中所闻”数声啼鸟“,使景物具有立体感生动感。 C.“白露“既指露水的清凉特点,又表明了节气物候的特征。 “百露” “清风”两句都强调白昼的结束。 D.“数声啼鸟怨年华”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抒发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 E.全词中横交织,营造了一种特别的意境,上阕着重从空间方面着笔,下阕,主要从时间方面落笔,写景抒情,情寓于景。 答案:CD(C.从“收残月”可直“白露”取表明的是夜晚的结束,白昼的开始;从“散晓霞”可知“清风”句紧承前句说已是白昼了,所以“白昼结束”一说是错误的。D运用的手法应该是拟人。)(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2.结合全词,赏析词的最后三句。(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6分) 参考答案:①和花本无知,虽然把他当作有情之人向他发问,芥子拟人(移情)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风趣的性格。(2分)②自然由眼前景而追忆往昔事,人是从时间方面来写,照应上片,“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1分)③通过设问引出今昔对比,引发对当年乘醉赏荷花的美好生活的回味,同时也寄寓着对如今远在天涯寂寥漂泊的生活的厌倦。(3分)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