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句:

 

词句 木兰诗默写题「」
释义

木兰诗默写题「」

木兰诗默写题「」

木兰诗【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描写诗句

《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中概括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描写军中苦寒生活的,此句又写出了边塞夜景

答:“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战场矫雄姿和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句子是什么?

答: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中写在策勋和赏赐面前,不取官但愿还乡的淳厚朴质的句子是什么?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默写题

1、《木兰诗》是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朝编的《》。

2、写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木兰征前准备工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5、《木兰诗》中描写行军疾速的`情景,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6、《木兰诗》中的“,”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8.《木兰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几句是,。,。

9.《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是,。,。

10.《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11.《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12.《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13.《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14.《木兰诗》中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之情的两句是,。

1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对自己用过得东西的亲切感、自豪感的几句,,,。

1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男”换女装的两句是,。

17.《木兰诗》中说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负或才干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的比句是,;,?

18.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

19.《木兰诗》中运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讴歌和赞美木兰谨慎、机敏的名句是,;,?

答案

1.乐府诗集

2.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7.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8.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9.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0.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11.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12.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13.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14.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15.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16.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17.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8.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事情错综复杂,难于分辨

19.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随便看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6-2024 Siam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2 17: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