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 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阅读答案附注释赏析 |
释义 | 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阅读答案附注释赏析
卖花声•雨花台
(清)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鱼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朱彝尊(1629-1709),清初词人。 ①雨花台:在南京聚宝门外聚宝山上。相传梁云光法师在这里讲经,感天雨花,故称雨花台。雨,降落。②白门:本建康(南京)台城的外门,后来用为建康的别称。 ③城:这里指古石头城,在今南京清凉山一带。 ④小长干、大长干:古代里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城南。 (1)这首词主要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赏析。(4分) 试题答案: (1) 词人选取衰柳、潮水、秋草、斜阳、歌板、酒旗、鱼竿、燕子等(不能少于4个),营造衰败、冷清的氛围(2分) (2) 感情: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2分)【若只答“物是人非”(1分)】 (3) ①用典(1分):如“燕子斜阳”,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更无人处一凭栏”“如此江山”,出自李煜的《浪淘沙》,(1分)词人借此来写金陵城的昔盛今衰,表达一种感伤之情。 ②对比反衬(1分):将金陵城昔日的繁华阜盛与现在的寥落衰败、萧瑟冷清形成对比(1分),突出强调盛衰之感。 二: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分析。 参考答案: 1. 怀古伤今之情。词人看到眼前金陵城寥落衰败、雨花台萧瑟冷清的景象,想到它曾经的繁华阜盛,一种昔盛今衰的感慨油然而生。 2.(1)借景抒情。词人选取衰柳、潮水、秋草、斜阳等衰败、冷清的意象来抒发家国兴亡之感。 (2)用典。如,“燕子斜阳”,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更无人处一凭栏”、“如此江山”,出自李煜的《浪淘沙》,词人借此来写金陵城的昔盛今衰,表达一种感伤之情。(其他还有“白门湾”、“潮打城还”。) [作者简介] 朱彝尊(公元1629一1790),字锡毯,号竹咤,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年间曾任翰林院检讨。他博学多才,诗词文俱佳,是浙西词派的领袖,作词多在字词声律上下功夫,风格空灵清疏。 朱彝尊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清兵南侵之后南京萧条凄凉的景象,抒写了物是人非不胜感慨的吊古伤今之情。上片写南京衰败凋零的景象。开头两句写城西北方面的景象:“衰柳白门湾”,白门外的江湾,满眼都是衰败的杨柳。起笔一个“衰”字,便奠定了全词的沉郁凄凉的感情基调。“潮打城还”则是化用了刘禹锡的《石头城》中“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诗意,一下子把读者带人空寂萧条的意境中。’接下来的三句是描写城南的景象:从前这里大街连小街,车水马龙,一派繁华,热闹非凡;而今却是“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到处是一片凄凉。“歌板”“酒旗”,不禁令人联想起十里秦淮的彩舟画舫,莺歌燕舞,植板笙箫;还有河边的“酒旗斜轰”,游人如织,熔玉销金。多么的奢华,多么的繁盛。然而,词人笔下突转,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已零落殆尽,只“剩有渔竿”!现实与历史的鲜明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清兵南侵对这座千年古城的破坏。 下片吊古伤今,感情更加沉痛。以“还”写潮,以“寒”写“秋草”,以“空”写坛,都见出作者用字力求精炼准确,而又能传达自己的情感。作者以无人凭阑显示雨花台的空寂,以斜阳作燕子来又去的背景,语虽少却令人黯然伤神。 词中烘托手法的运用也很成功。作者上片写白门湾,写大小长干,似与主题雨花台不相干,实际上在写雨花台之前,先着意渲染荒凉、空寂的氛围,以烘托雨花台。在这种氛围烘托下,再写雨花台的空寂、荒凉,突出了词的主题,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全词以景写情,情寓景中。词中的景物如柳、潮、草、坛,以及燕子、夕阳,无一不是衰败落寞而空寂,作者将自己的伤感通过景物含而不露地表达出来,比之直抒其情,自然醇雅而有韵味。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