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 李白的边塞诗诗句 |
释义 | 李白的边塞诗诗句李白的边塞诗诗句 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本文为李白的边塞诗诗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从军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2、《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写景的句子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幽州胡马客歌》空间说说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 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 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 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 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 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 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 4、《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5、《塞下曲六首》 (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其二)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其三)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其四)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其五)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其六)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6、《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附:《关山月》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见“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中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像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这几句并不是局促于一时一事,而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