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 “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
释义 | “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出自宋代苏轼的《范增论》,
诗句共13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yǒu yì dì wáng ér zēng dú néng jiǔ cún zhě yě,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全诗《范增论》
宋代
苏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 不去,羽必杀增。 独恨其不早尔。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 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 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 ’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 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 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 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 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 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 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 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 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 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 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 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 亦人杰也哉!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范增论翻译及注释翻译 注释 范增论简析本文是苏轼早期的史论。作者当时阅历不深所以其中提出了一些范增应该杀死项羽的书生之见。但文章立意不落俗套能翻空出奇随机生发极尽回环变换的姿态。在写作技巧上从一点展开多方证明反复推测设想层层深入逻辑严密对后代的应试文章影响很大。“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fàn zēng lùn hàn yòng chén píng jì, jiān shū chǔ jūn chén, xiàng yǔ yí fàn zēng yǔ hàn yǒu sī, shāo duó qí quán. “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平仄韵脚
拼音:wèi yǒu yì dì wáng ér zēng dú néng jiǔ cún zhě yě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一马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的相关诗句“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的关联诗句 |
随便看 |
|
国文网提供各个朝代古诗词的诗句大全,搜索关于什么的诗句,以什么开头的诗句,什么作者的诗句,以什么结尾的时候,第一个字以及最后一个字是什么的诗句等等,全方位的帮助您查找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