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句:

 

词句 描写梅花的优美诗句
释义

描写梅花的优美诗句

描写梅花的优美诗句

  引导语:梅花傲然怒放。一朵朵五彩缤纷的小花白的像雪,红的似火,黄的赛金,粉的如霞……在寒风中翩翩起舞,冰心玉骨。下文就是一些描写梅花的优美诗句,与大家分享学习。

  描写梅花的优美诗句篇1:

  1、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2、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唐·张谓《早梅》

  作者简介:张谓(?--777年)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唐代。天宝二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年间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3、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作者简介:史青,零陵人,聪敏强记。开元初,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昭。’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 春逐五更来。气色云中改,云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玄宗听了,大赞其才,当即授以“左监内将军 ”之职。

  4、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作者简介: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作者简介: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描写梅花的优美诗句篇2:

  题画梅

  明·徐渭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王元章倒枝画梅

  明·徐渭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明·唐寅

  题画

  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 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

  早春

  明·陈继儒

  春风无力柳条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锄插,扫开残雪种梅花。

  宋徽宗画半开梅

  明·赵友同

  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画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画梅

  明·陈道复

  竹篱巴外野梅香,带雪分来入醉乡。 纸张独眠春自在,漫劳车马笑人忙。

  画梅

  明·陈道复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折取一技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

  早梅

  明·通润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丁卯新正三日写梅

  明·李日华

  檀口粉肋含笑语,春风拂拂为开怀。 酒人得此添狂兴,诗句从天泼下来。

  题画诗册页

  清·普荷

  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 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

随便看

 

国文网诗句赏析大全从古诗词中精选经典诗句,从各个角度来品鉴、欣赏和分析,让您深入了解诗词句的含义以及作者想表达的诗韵。

 

Copyright © 2006-2024 Siam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2 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