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 儿童踏青的诗句 |
释义 | 儿童踏青的诗句儿童踏青的诗句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下面是儿童踏青的诗句,请参考! 儿童踏青的诗句1.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客中寒食(唐李中) 2.明日踏青兴,输他轻薄儿。 广陵寒食夜(唐李中) 3.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4.东城渐觉风光好。 宋祁《玉楼春春景》 5.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7.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李商隐《春雨》 8.雪里已知春信至。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9.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曲江二首》 10.三月风光触处奇,禁宫通夜足娱嬉。踏青斗草皆余事,闲集朋侪静奕棋。 宫词 其三十二(宋赵佶) 11.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蝶恋花(宋晏殊) 12.白白红红相间开,三三五五踏青来。戏随胡蝶不知远,惊见行人笑却回。 行迈杂篇六首 其二(宋黄庭坚) 13.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4.淡荡春光寒食天。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5.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16.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秦观《春日》 17.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金昌绪《春怨 》 18.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19.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春红》 2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1.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 2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杜甫《春日忆李白》 23.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二首》 24.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寄兴》 25.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曹雪芹《菱荇鹅儿水》 26.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 27.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28.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秦观《好事近梦中作》 29.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30.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踏青民俗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尚书·大传》曰:“春,出也,万物之出也。”在西周,万物萌动之时,迎春游于野外就已成为礼制。据《礼记·月令》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东郊。”先秦时,齐国有“春三月观于野”之俗;鲁、楚也有春日出游之习。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踏青的起源,也与上巳节的出现有关。上巳节,日期为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而得名。其源头可追溯到远古,即夏代之前的仍处于母系氏族的男女择偶制度,当时未有婚娶,实行的是一个氏族和另一个氏族的季节性的.群婚制度。后来发展到对偶婚,进入父系社会又有婚娶之礼,出现父系家庭。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天之后,被寒风禁锢在屋内的男女们迎来春天,迎来繁忙的耕种、生产生恬,同时也有择偶相配、生育的需求。这样人们在祭祀地神(社神)、春神求农业丰收之后,又祭祀女性的生育神兼媒神以祈求子嗣繁衍,同时男女互相择偶,歌舞欢会,然后相配。当时,踏青的古俗是绕着这些主题展开的:迎来春天、迎祭生育神、沐浴祓禊,以求多育;男女青年则求偶,要春嬉、欢会、歌舞、放纵。另外还有跳傩驱疫、求雨雩礼等活动。 |
随便看 |
国文网诗句赏析大全从古诗词中精选经典诗句,从各个角度来品鉴、欣赏和分析,让您深入了解诗词句的含义以及作者想表达的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