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 求仁得仁的下一句是什么 |
释义 | 求仁得仁的下一句是什么
“求仁得仁”的下一句是:“又何怨乎”,诗句出自两汉司马迁所著的《伯夷列传》
“求仁得仁”全诗《伯夷列传》
两汉
司马迁
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 ”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亦各从其志也。 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同明相照,同类相求。 “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 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
随便看 |
|
国文网诗句下一句查询系统提供一些经典诗句的下一句查询,并提供诗词原文的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