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文言文教学,需“言”“文”并重的内容 |
释义 | 文言文教学,需“言”“文”并重的内容文言文教学,需“言”“文”并重的内容 摘要:文言文,顾名思义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它既是“言”(文章的语言材料,即字词句本身),又是“文”(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传统文化等人文因素)。“文”和“言”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文言文教学中,关于“言”的教学,应强化梳理,注重有效积累;关于“文”的教学,应细加挖掘,凸显人文价值。 关键词:“言”梳理 “文” 挖掘 文言文,顾名思义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它既是“言”(文章的语言材料,即字词句本身),又是“文”(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传统文化等人文因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与鉴赏”部分,对高中生文言文学习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二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以上两方面(前者指向“文”,后者对应“言”)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学习为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服务;反之,“文”也会带动、促进“言”的学习。然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逐字逐句翻译文章的串讲法把持了课堂,“祥林嫂讲阿毛”式的字词句繁琐训练大行其道。这种以“言”为本,严重忽略文章内容和思想的应试式学习,致使课堂缺失生机与活力。鉴于此,强调高中文言文教学“言”和“文”之间的和谐融合十分必要。 一、关于“言”的教学:强化梳理,注重有效积累 为提高“言”的.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增强学生归类整理的意识,引导他们把感性材料的积累与理性知识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在词法上,应当对课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谦敬副词、时间词和各种词类活用的类型等作归纳,帮助学生从中体会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尤其是在学习高中文言课文时,要善于联系相关词语(尤其是成语)以及学过的课文,举一反三地识记词义。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文的第7段为例。该段中“以父母之遗体行殆”之“殆”,可联系成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殆”;“君不许”之“许”,可联系《出师表》“遂许先帝以驱驰”之“许”和词语“许诺”之“许”;“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之“无以”、“犹”,可分别联系《劝学(节选)》“无以至千里”之“无以”,以及“记忆犹新”之“犹”;“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之“无往而不”,可联系成语“无往不胜”;“然微以自文于君亲”之“微”、“文”,则可分别联系《岳阳楼记》“微斯人”之“微”,及成语“文过饰非”之“文”。 对于词类活用,也可借助成语、歌词等加深认识。例如,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有“不经之谈”、“不期而遇”、“如履薄冰”、“经天纬地”等。由此,可总结出两条规律:第一,受副词“不”修饰时,名词活用作动词;第二,带宾语时,名词活用作动词。又如,名词用作使动的,有“汗马功劳”、“损人利己”、“祸国殃民”等;名词用作意动的,有“草菅人命”、“幕天席地”、“不远千里”等。此外,在句法上,梳理句式使之系统化同样重要。教师应引领学生理清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等特殊句式的类型与语法规律;对一些习惯句式的整理也应引起重视,诸如“无乃……与”、“其……之谓也”、“何……为”等结构固定的句式,务必使学生了然于胸。 二、关于“文”的教学:细加挖掘,凸显人文价值 文言文的价值,突出表现在它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上;文言文中的思想精髓、文化精华,是引导学生认同,继承传统文化并从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绝好内容。 文言文教学中的人文价值,大致体现在以下方面:(1)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苏武传(节选)》、《张衡传》《(黄花岗烈士事略)序》。(2)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如《勾践灭吴(节选)》、《报任安书(节选)》。(3)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如《始得西山宴游记》、《项脊轩志》、《登泰山记》。(4)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如《渔父》、《谏太宗十思疏》、《师说》、《五人墓碑记》。(5)训练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如《逍遥游(节选)》、《烛之武退秦师》、《察今(节选)》、《种树郭橐驼传》。(6)引导学生完善人格,学会处世,如《秋水(节选)》、《陈情表》、《兰亭集序》、《赤壁赋》。需注意的是,文言课文中承载的人文因素,许多情况下是含蓄委婉、隐而不露的,这就要求师生善于用一双慧眼来发掘,以一颗敏感之心来体悟。如教《滕王阁序》,我们固然要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要赞叹“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决心。但仅此而已吗?自然还不够。粗粗看来,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要建立的主旨逻辑,似乎是“天下阳光灿烂,你的头顶可能是一片阴云;天下政通人和,你却可能命运坎坷”。“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这一说,仿佛将人生命运放到宿命的框框里,四面高墙,没有出路。其实不然,王勃给“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决心开了个大豁口,共计四条:第一,“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必须认识命运不公的客观性,这是哲学的;第二,“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在黑暗中不要悲伤,这是心理的;第三,“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到达理想的路途遥远,不定哪天借到外力,可能一步登天,不排除偶然性;第四,“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不要怕,不管什么年龄层的人,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都来得及到达目标,这是方法论。像这样从“王勃开出了处世良方”的角度来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由语言文化、情感模式、思维方式等多个视角审视文言文承载的信息,足以使其服务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健全人格塑造。 三、“言”“文”并重的典型教例 如何切实做到“言”“文”并重、“言”“文”交融呢?这就得充分考虑文言文的文体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从语言人手,通过诵读、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分析等,实现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者的统一。例如,讲读《季氏将伐颛臾》-文,教师可给出如下问题:“文章记述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共出现六个‘日’,你能在每个‘日’之前添加修饰语,以准确揭示人物说话时的情态、心理吗?”这无疑是富有激发性的纲举目张的问题设计。 从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看,主要有两种模式: 第一,可以是先“言”而后“文”。比如,教读《(史记)选读》中的《魏公子列传》,在已用一个课时帮助学生扫除了“言”方面的阅读障碍后,我专门抽出一堂课,借助“从迎侯赢、窃符救赵等情节中,可看出信陵君是怎样一个人”、“从策划到实施窃符救赵策略的过程中,可看出侯赢是个什么样的人”、“侯赢为什么要‘北乡自刭’?侯赢表示要自刭,信陵君为什么没有反应”等有深度的探究题,指引学生透视传主形象,多维、精准地鉴赏文本的丰厚内涵。 第二,常规的、运用更多的则是“言”与“文”并行推进。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鸿门宴》一文,既是典型的史传文,又富含社会、人生多方面的有益启迪。阅读此文,深入理会作品的内容价值,也应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如研读文本第一层(全文分三层,第1、2段写“会前斗争”,第3段写“会上风云”,第4段写“会后余波”),为引导学生“仔细理会”项羽、范增、项伯、张良、刘邦等的说辞,理清他们在项、刘矛盾激化时的心理状态。我是这样安排学习活动的—— (一)以“《项羽本纪》重点描绘的是项羽在大起大落的生平中的四个关键阶段”导入新课 (二)研习第1段 1.抽读原文。 2.解答学生词句理解方面的疑难点,对段落中的文言词法、句法进行归类。 3.问题探究。 (1)曹无伤告密的真实性如何?课文第2段中哪几句与之照应? (2)项羽想击破沛公军的原因,与范增主张“急击勿失”的理由是否一致?为什么? (3)根据你的理解,预判范增“说”的效果。 (4)曹无伤说刘邦“珍宝尽有之”,而范增说刘邦“财物无所取”,两人的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三)研习第2段 前两个学习步骤同“研习第1段”。 问题探究: (1)张良当时是刘邦的谋士,为什么对项伯说自己只是“为韩王送沛公”? (2)张良为什么强调“亡去不义”? (3)项伯回营劝项羽休战,用了反问句:“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若改为陈述句,表达效果上会有什么变化? 这里,增设的教学环节是:请同学们“仔细理会”,自行发现并探讨一些问题。实际教学中,有学生发现:张良去见刘邦,当时他对刘邦是不满的,因为像“距关,毋内诸侯”这样关系全局的大事,刘邦竟未和他商量,所以发出了反诘;但他并未给刘邦太多难堪,两次提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明显包含劝导刘邦、晓以利害的目的——从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张良顾全大局的气度和品质。还有学生指出:刘邦回答张良问话时说“鲰生说我日……”,与第3段的项羽脱口把曹无伤告密之事和盘托出作一比较,不难看出刘邦机敏精细,而项羽思虑浮浅、沽名钓誉。 课的最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 请思考:假如没有项伯通风报信,张良有没有另外的避免项、刘冲突的策略?把自己设想成张良,说说你的办法。 综观完整的教学进程,“学习文言实词‘飨’、‘当’、‘籍’、‘谢’、‘遇’,虚词‘为’、‘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掌握通假字‘距’、‘内’、‘倍’、‘蚤’的意义,‘山东’、‘亡’、‘非常’等古今异义词,及‘王’、‘善’、‘活’、‘兄’等词语的活用情况”,与“由人物说辞汲取人生智慧”这两个学习目标贯穿始终,指引着学生从“言”(古文字的辨析、理解)切入,充分汲取古代经典文论的智慧,使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而终至高潮。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汇集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意志品质,具有相当强的思想启迪意义。高中文言文教学,文言知识的积累与人文精神的熏陶不可偏废。有时不妨多关注课文的人文性,有意识地多从“文”的层面加以阐释和拓展,以凸显对传统文化的体认与传承;而不能只将其视为一种语言材料,仅仅停留在认读和翻译上。 |
随便看 |
|
国文网古文(文言文)赏析大全提供一些著名的古代文言文的品鉴、欣赏以及评论分析,包括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以及古文观止等各种经典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