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课外文言文的断句方法 |
释义 | 课外文言文的断句方法课外文言文的断句方法 方法一:消除学生对古文学习的恐惧心理,让学生爱上古文,让文言文学习走近他们的生活。 学生怕古文,尤其初一学生,其原因有二:一是古今语言的差异会造成学生阅读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是几乎每一篇古文都要求背诵、默写,且现实生活中古文还没有广泛应用。这样,想要学生说“爱你----古文,真难!”那怎样让学生克服古文学习的心理障碍,体会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首先,我由古文的断句入手,通过有趣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惩财主》中财主写的立约:“无米面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由于古书无标点,因而不同的断句就会有不同的意思。站在财主的角度,他认为断句应该是:“无米面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就是什么都不要,教书是免费的);而教书先生呢则认为这样断句:“无米,面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具有选择性,只取其一就行)。学生边看边读边感悟,觉得有意思极了。于是我看准火候,引出初中学习的第一篇古文----《童趣》。 教学时我打破常规,只板书题目,然后用多媒体打出趣事二的原文,并去掉了标点符号:“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学生自由读(初步感悟断句)----同桌或四人小组互读(进一步感悟断句)----相互交流意思(较为准确断句)----小组代表朗读并口述意思(比赛,看哪组的分最高)----小结归纳(句式较整齐,且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我们可以作为依据断句)。接着多媒体出示:“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学生齐读,边读边想象)。此时的课堂气氛可以说让你欲罢不能,于是我又用多媒体打出第三件趣事的文段,同样去掉标点符号,学生们都晓有兴趣,津津有味地读着,那种恐惧的心理已荡然无存了。 方法二:以文本为范,掌握断句常用方法。 为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我在初中古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注重让学生通过读懂文意来提升对课文的感悟,达到准确断句、品读和鉴赏文言文的能力。每教一篇课文,我只板书课题,把去掉了标点符号的文章用多媒体打出,文章较长的,如《岳阳楼记》我就按段落的先后顺序出示,然后让学生读,在读中感悟并归纳断句的常用方法。 1、教《陈太丘与友期》、《孙权劝学》,我告诉学生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引文来断句,并总结出相关有标志性的词语,如: “问”“曰”“云”“道”,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 2、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一段中得出找名词可以断句的方法; 3、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一段中得出找代词和顶真可以断句的.方法; 由此延伸出:在阅读中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等,这些一般是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往往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在他们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4、教《愚公移山》,从“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中(修辞:顶真);从《与朱元思书》“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中(修辞:对偶);从《鱼我所欲也》“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修辞:反复、排比)中,总结归纳出:修辞是文言文常用的手法,尤其是对偶、顶针、排比、反复等,掌握这些特点,我们就能较好地断句。 5、文言文中,依据虚词断句的也有很多,典型的课文有《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的最后一段、《出师表》、《鱼我所欲也》、《口技》等,从中总结归纳出: (1)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2)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3)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4)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这样学生在细品文章的基础上,再通过寻找有标志性词语的辅助,就能掌握方法轻松断句。 方法三:同步阅读。 语文配套教材----《语文新课程学习辅导》这书很不错,每一课都有“拓展延伸”,像学了《醉翁亭记》就有《丰乐亭记》;学了《大道之行》就有《礼记。礼运》(第11小题: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断句);学了《三峡》就有选自《水经注。江水》的另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其中第10小题就是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这些筛选出来的课外典文,使学生实现了知识的迁移,而更重要的是这种迁移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课外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为学生能准确断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方法四:学以致用,加强练习。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有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他告诉人们: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读书要破万卷,下笔才能如有神助。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 因此,在断句方面我除了结合课文寻找一般断句的方法,通过课外延伸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我还有针对性的整合了我市近5-6年的中考题、有代表性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共十余篇,并以不同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断句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的在堂上训练,有的用来测试,有的用来做课后作业的巩固。在这几种方式中,我最看重的是堂上训练,这环节把握好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真可谓“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
随便看 |
|
国文网古文(文言文)赏析大全提供一些著名的古代文言文的品鉴、欣赏以及评论分析,包括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以及古文观止等各种经典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