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屈而不信文言文翻译 |
释义 | 屈而不信文言文翻译屈而不信文言文翻译 屈而不信这则故事中,孟子用一则小事件,寥寥数语,就生动又略带嘲讽地批评了那些“心不若人,则不知恶”的人。屈而不信的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屈而不信》 原文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伸,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译文 孟子说:“现在有(个人),(他的)无名指弯了,不能伸直,并不疼痛碍事。如果有能使它伸直的.人,(这个人)就一定不以去秦楚的路为远(而去求治),这为的是一个手指头不如别人。(一个)手指头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它;内心不如别人,竟不知道厌恶(它),这就叫做不知轻重主次。”(选自《孟子·告子上》)。 注释 1. 信:通“伸”。 2. 则(第一个):就。 3. 不远秦、楚之路:不以去秦国去楚国的路途为远。远,意动用法,以……为远。 4. 则(第二个):竟然,却。 5. 恶:厌恶。 6. 此之谓:这就叫作。 7. 不知类:不知轻重主次。类,类推。 ※无名指:中指与小指之间的指头,人类最不灵活的手指。 《屈而不信》阅读练习 1、找出文中通假字,并解释。 2、下列句中,“则”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 B.指不若人,则如恶之 C.心不若人,则不知恶 D.学而不思则罔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如有能信之者 (2)则不远秦、楚之路 4、翻译句子。 (1)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 (2)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5、“此之谓不知类也”“此”指代什么?“不知类”应该怎样理解 答案: 1.“信”通“伸”,伸直。 2.C。 3.(1)信—通“伸”,使……伸直 (2)远—以……为远 4.(1).如果有能使它伸直的人,(这个人)就一定不以去秦楚的路为远(而去求治),这为的是一个手指头不如别人。 (2).(一个)手指头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它;内心不如别人,竟不知道厌恶,这就叫做不知轻重主次。 5.“此”指代“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不知类”的意思是“不知轻重主次”。 |
随便看 |
国文网古文(文言文)赏析大全提供一些著名的古代文言文的品鉴、欣赏以及评论分析,包括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以及古文观止等各种经典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