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與怎么读 與的意思 | ||||||||||||||||||||||||||
释义 |
“與”字共有1个读音:
[yǔ]
與字部首
與字笔顺
與字组词
與的词语
與字的意思1.給予。 2.獎賞。 3.交付,償還。 4.幫助;援助。 5.同盟者;黨與。 6.親附;陪從。 7.隨着,依照。 8.稱贊;贊揚。 9.允許,許可。 10.對付。 11.當;敵。 12.使。 13.用。 14.謂;叫做。 15.為,是。 16.製作。 17.數,計算。 18.等待。 19.比得上。 20.如同,好像。 21.猶其。 22.介詞。同,跟。 23.介詞。以。 24.介詞。替。 25.介詞。把;將。 26.介詞。被。 27.介詞。於;在。 28.介詞。向。 29.介詞。從;由。 30.連詞。和;及。 31.連詞。與其。 32.連詞。如果,假如。 33.同“舉”。舉動;舉止。 34.同“舉”。記錄;登記。 35.同“舉”。推舉;選舉。參見“與能”。 36.同“舉”。高舉,騰起。 37.同“舉”。皆;全部。 38.同“予”。仇視;憎恨。 與字的基本解释● 與 yǔ ㄩˇ 給:贈與。與人方便。 交往,友好:相與。與國(相互交好的國家)。 贊助,讚許:與人爲善。 〈書〉等待:時不我與。 〈連〉和:我與你。山與水。 〈介〉跟;向:與虎謀皮。生死與共。 ● 與 yù ㄩˋ 參加:參與。與會。 ● 與 yú ㄩˋ 同“歟”。 英语 and; with; to; for; give, grant 德语 mit, und 法语 (particule exprimant le doute)?,et,avec,de,depuis,s'allier,aider,assister,offrir,donner,fréquenter,prendre part à,participer 與字的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與 (1) 與 yú (2) 同“歟” [same as “歟”] 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 (3) 另見 yǔ;yù 基本词义 ◎ 與 與 yǔ 〈動〉 (1) (“與”,從與,從舁( yú ),共同擡起,與,給予。合起來表偕同、朋友。本義:賜予,施予,給予) (2) 同本義 [give grant;offer] 與,賜也,通作“與”。——《正字通》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 亞父。——《史記·項羽本紀》 則與鬥卮酒。 取與者,義之表也。——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 與衣裳,吏護還之鄉。——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 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又如:贈與(贈給);交與(交給);與人方便;與受同科(行賄和受賄的人受到同等的處罰);與虎添翼(給老虎添上了翅膀。比喻給力量或才能很強的以助力,使其更強) (3) 交往;交好 [get along with;be friendly with] 孰能相與無相與。——《莊子·大宗師》。釋文:“猶親也。” 生與來日。——《禮記·曲禮》。按,猶交也。 又如:相與(彼此往來;相互) (4) 獎賞 [reward] 上以功勞與,則民戰;上以《詩》《書》與,則民學問。——《商君書》 又如:與獎;與津貼 (5) 幫助;援助 [help] 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戰國策·齊策》。注:“猶助也。” 匈奴壤界獸圈,孤弱無與,此困亡之時也。—— 漢· 桓寬《鹽鐵論》 又如:與助(贊助);與點(謂孔子讚賞曾點的想法。後用以指長者的贊助) (6) 隨從;隨着 [follow] 桓公知天下諸侯多與己也。——《國語》 又如:與世推移(隨着世道的變化而變化以合時宜);與世沉浮(隨波逐流);與時偕行(變通逐時) (7) 合乎 [conform with]。 如:與人(合乎民意者得人心);與地(凡合乎地道者,則得地利);與天(凡合乎天道者,則得天助) (8) 等候,等待 [wait]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 如:歲不我與 (9) 允許 [permit] 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論語》 又如:與告(准假) (10) 交付,償還 [pay] 歲餘不入,貸錢者多不能與其息,客奉將不給。——《史記》 又如:與利息 (11) 親近 [be friend with] 公先與百姓而藏其兵。——《管子》 词性变化 ◎ 與 與 yǔ 〈名〉 (1) 黨與;朋黨 [clique] 與,黨與也。從舁從與。與聲。——《說文》 敵多則力分,與衆則兵彊。——《史記》 羣臣連與成朋。——《漢書》 (2) 盟國,友邦 [allied country] 王奪之人,霸奪之與,疆奪之地。——《荀子》 又如:與國(盟國;友邦) (3) 類;同類 [kind] 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光節而已,少曲與焉。——《國語》 ◎ 與 與 yǔ 〈介〉 (1) 跟;和;及 [with;to] 與臣而將四矣。——《戰國策·魏策》 孰與君少長。——《史記·項羽本紀》 與城爲殉。——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這所房子與你剛纔看過的那一所完全一樣 (2) 爲,替 [for]。 如:與我想想 (3) 離開 [from]。 如:與世隔絕;與衆不同 (4) 對於;於 [to] 君之始入京也,與言皇上無權…君不之信。——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 與 與 yǔ <連> 和;同 [and]。 如:父親與母親;人羣是何等興奮與激動;成與不成,在此一舉 ◎ 與 與 yǔ 〈助〉 (1) 與多用於輕微的疑問。嗎 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學而》 然則師愈與?——《論語·先進》 豈非士之願與?——《史記·蔡澤傳》 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戰國策·魏策》 (2) 另見 yú;yù 基本词义 ◎ 與 與 yù 〈動〉 (1) 參與 [take part in]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禮運·大同》 懷嬴與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蹇叔之子與師。(與師,參軍作戰。)——《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2) 另見 yú;yǔ 與字的辞典解释與ㄩˇyǔ 名
同類、朋黨。《說文解字·舁部》:「與,黨與也。」《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敵多則力分,與眾則兵彊。」《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燕刺王劉旦傳》:「群臣連與成朋,非毀宗室。」 動贊成、允許。《論語·先進》:「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資治通鑑·卷三二·漢紀二十四·成帝綏和元年》:「傳不云乎:『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支助、贊助。《老子·第七九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唐·陳子昂〈感遇〉詩三八首之一七:「豈無當世雄,天道與胡兵。」 給予。如:「贈與」、「授與」。《孟子·離婁下》:「可以與,可以無與。」《韓非子·忠孝》:「此明君且常與,而賢臣且常取也。」 接近、親近。《禮記·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大夫以法相序。」《宋史·卷三三六·司馬光傳》:「所言盡害政之事,所與盡害政之人。」 跟從、跟隨。《國語·齊語》:「桓公知天下諸侯多與己也,故又大施忠焉。」《淮南子·墬形》:「蛤蟹珠龜,與月盛衰。」 結交、交往。《韓非子·姦劫弒臣》:「君臣之相與也,非有父子之親也。」 爭戰。《左傳·哀公九年》:「宋方吉,不可與也。」《國語·越語下》:「彼來從我,固守勿與。」 應付、對付。《史記·卷三四·燕召公世家》:「龐暖易與耳。」《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以為諸帥易與,獨飛不可當。」 如、相比。《漢書·卷三四·韓信傳》:「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唐·李商隱〈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詩:「甘心與陳阮,揮手謝松喬。」 等待。《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楚辭·屈原·離騷》:「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推舉、選拔。如:「選賢與能」。通「舉」。 副皆、全。《易經·无妄卦·象曰》:「天下雷行,物與无妄。」《墨子·天志中》:「天下之君子,與謂之不詳者。」通「舉」。 介向、對。如:「與虎謀皮」。《孟子·公孫丑下》:「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為不美也。」 被。《戰國策·秦策五》:「(夫差)?遂與勾踐禽,死於干隧。」 為、替。《孟子·離婁上》:「所欲,與之聚之。」 連和、同、跟。如:「我與你」、「山與水」。《論語·公冶長》:「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與其,表示比較。《韓非子·難二》:「與吾得革車千乘,不如聞行人燭過之一言也。」《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與人刃我,寧自刃。」 與ㄩˊyú 助置於句末,表示感嘆的語氣。《論語·學而》:「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同「歟 」。 置於句末,表示疑問、反詰的語氣。《楚辭·屈原·漁父》:「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漢·王充《論衡·刺孟》:「沈同以其私問曰:『燕可伐與?』」同「歟 」。 與ㄩˋyù 動參加。如:「參與」、「與會」。《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以光為太師,與四輔之政。」 干涉、干預。《國語·魯語下》:「是故天子……日中考政,與百官之政事。」宋·范成大〈次韻時敘〉詩:「作詩惜春聊復爾,春亦何能與人事?」 康熙字典解释與【未集下】【臼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 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 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 又《博雅》如也。《前漢·韓信傳》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註》師古曰:與,如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楚王之獵,孰與寡人。 又施予也。《禮·曲禮》與人者,不問其所欲。《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註》與,謂予人物也。 又助也。《戰國策》吾將深入吳軍,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與大心者也。《註》與,猶助也。 又類也。《周語》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註》與,類也,威儀少比類也。 又以也。《詩·召南》之子歸,不我與。《朱註》與,猶以也,以謂挾己而偕行也。 又和也。《戰國策》內??不與,外敵不可拒。《註》??猶亂,與猶和也。 又用也。《詩·唐風》人之爲言,苟亦無與。《傳》無與,弗用也。 又數也。《禮·曲禮》生與來日。《註》與,猶數也。 又語辭。《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 又容與,閑適貌。《莊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註》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楚王乃弭節,裴回翱翔容與。《註》索隱曰:言自得。 又《正字通》大與,官名,主爵祿之官。 又不與,國名。《山海經》有不與之國,烈姓黍食。 又姓。 又《廣韻》羊洳切《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參與也。《正韻》干也。《中庸》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周禮·冬官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又縣名。《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註》索隱曰: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正義曰:與,音預。 又《正字通》疑慮未決也。通作豫。《前漢·昌邑王傳》楊敞猶與無決。 又《陳湯傳》士卒猶與。通作豫。 又《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語辭。《論語》其爲仁之本與。《禮·檀弓》曾子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疏》微,無也。與,語助。 又《詩·小雅》我黍與與,我稷翼翼。《箋》與與,翼翼,蕃廡貌。 又《論語》與與如也。《註》威儀中適貌。 又舒也。《前漢·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註》師古曰:敷與,言開舒也。與,弋於反。 又人名。《書·舜典》垂拜稽首,讓于殳斨暨伯與。《傳》殳斨,伯與,二臣名。《釋文》與,音餘。 又山名。同輿。《山海經》敦與之山。《註》按名勝志作敦輿山。《又》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註》與或作輿。 又《集韻》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說文与訓賜予也,一勺爲与。與訓黨與也。今俗與字通作与。 说文解字解释说文解字與【卷三】【舁部】 黨與也。从舁从与。??,古文與。余呂切〖注〗??、??,亦古文與。 说文解字注(與)黨與也。黨當作攩。攩、朋群也。與當作与。与、賜予也。从舁与。會意。共舉而与之也。舁与皆亦聲。余吕切。五部。 (??)古文與。 與字组词
歲不我與
虛與委蛇
無與倫比
與聞
與會
與衆不同
與…無寧
與世無爭
與世沉浮
與世長辭
與日俱增
|
||||||||||||||||||||||||||
随便看 |
国文网汉字大全提供类似新华字典和康熙字典的字典查字、字典在线查字功能,可以查询字的解释、拼音、部首、笔画、笔顺、组词以及拆字信息,还可以查询词语解释、反义词、近义词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