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惰怎么读 惰的意思 | ||||||||||||||||||||||||
释义 |
“惰”字共有1个读音:
[duò]
惰字部首
惰字笔顺
惰字组词
惰的词语
惰字成语
惰字的意思懒(跟“勤”相对):懒惰。 惰字的基本解释基本字义 ● 惰 duò ㄉㄨㄛˋ ◎ 懒,懈怠,与“勤”相对:懒惰。怠惰。惰性。惰慢。将骄卒惰。 英语 indolent, careless, lazy, idle 法语 paresseux,indolent,négligent 惰字的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惰 憜 duò 〈形〉 (1) (形声。从心,隋省声。本义:不恭敬) (2) 同本义 [slighting] 惰,不敬也。——《说文》 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今者治平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宋· 苏轼《教战守策》 (3) 又如:惰傲(怠慢);惰慢(懈怠不敬;懈怠涣散);惰肆(怠慢放肆);惰骄(骄傲懈怠);惰偷(懈怠苟且,懒惰) (4) 懈怠;懒惰 [lazy] 惰,懒也。——《广雅》 佚而不隋,劳而不慢。——《荀子·非十二子》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军争》 诸司素偷惰。——《明史·海瑞传》 (5) 又如:惰懈(懒惰懈怠);惰力(不图进取的消极落后力量);惰心(怠懒的思想);惰失(怠惰失职);惰劣(怠惰无能);惰侈(懒惰奢侈) 词性变化 ◎ 惰 duò 〈动〉 (1) 衰败 [decline] 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墨子·脩身》 (2) 又如:惰坏(败坏);惰君(败坏国事之君) 惰字的辞典解释惰ㄉㄨㄛˋduò 形
懈怠、懒散。如:「惰性」。《书经·盘庚》:「惰农自安,不昏作劳。」 康熙字典解释惰【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唐韻》徒果切《集韻》《韻會》杜果切,??音垜。《說文》不敬也。本作憜,从心隋聲。或作惰。《玉篇》怠也,易也。《禮·曲禮》臨祭不惰。《註》爲無神也。《左傳·成十三年》今成子惰。《註》惰則失中和之氣。 又《正韻》吐火切,音妥。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臥切《正韻》杜臥切,??音?。懈也,怠也。《增韻》不恭也。《書·益稷》股肱惰哉。《註》懈怠緩,慢也。《左傳·僖十一年》受玉惰。《正義》執玉??,替其質也。《禮·玉藻》惰游之士。《註》惰游,罷民也。??去聲。 又通作媠。《前漢·谷永傳》車馬媠游之具。《兩龔傳》媠嫚無狀。亦作憜。《韋元成詩戒》供事靡憜。亦作墯。《後漢·單超傳》徐臥虎唐兩墯。《註》持兩端也。 又《集韻》徒禾切,音駝。《禮·曲禮》言不惰。《註》惰,訛不正之言。一讀徒禾反,一讀徒臥反。◎按徒字杜字皆定母,而吐字則入透母矣。《正韻》惰字上聲切透母,而去聲又切定母,不如《廣韻》《集韻》《韻會》上去兩聲之協於一也。 说文解字解释惰字组词
惰性
懒惰
怠惰
嬌惰
懶惰
遊惰
窳惰
游惰
懈惰
偷惰
娇惰
惰字成语
避强击惰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怠惰因循
愚戆窳惰
|
||||||||||||||||||||||||
随便看 |
国文网汉字大全提供类似新华字典和康熙字典的字典查字、字典在线查字功能,可以查询字的解释、拼音、部首、笔画、笔顺、组词以及拆字信息,还可以查询词语解释、反义词、近义词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