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出处 chūchǔ
[take up the pose and go into retirement] [古]出任及退隐
出处 chūchù
(1) [source]∶典故、成语、资料、引语或说法的原始作品
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 陆游《老学庵笔记》
画卷的年代和出处
(2) [authorship]∶指文学作品素材的来源
辞典解释
出处 chū chǔ ㄔㄨ ㄔㄨˇ
语本《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指去就进退,出仕和隐退。
汉.蔡邕〈荐皇甫规表〉:「修身力行,忠亮阐著,出处抱义,皦然不污。」
唐.韩愈〈送石处士序〉:「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
出处 chū chù ㄔㄨ ㄔㄨˋ
典故文词之类的来源、根据。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晋张望诗曰:『愁来不可割。』,此割愁二字出处也。」
《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
近义词
来源,由来
物品的出产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批评东西的毛病,说那东西的出处,著实是个行家。」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出字的详细解释
【处】:[chǔ]1.居住:穴居野处。2.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处得来。处不来。他的脾气好,挺容易处。3.置身在(某地、某种情况等):地处闹市。处变不惊。设身处地。我们工厂正处在发展、完善的阶段。4.处置;办理:论处。处理。5.处罚:处治。惩处。处以徒刑。6.姓。[chù]1.地方:住处。心灵深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一般比局低,比科高),也指某些机关:科研处。总务处。办事处。联络处。
处字的详细解释
原因
原故
原由
因由
情由
来历
来源
来由
根源
泉源
源由
理由
由来
缘故
起因
起源
出处殊途
出处语默
出处进退
进退出处
文行出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羌无故实
大人虎变
大贤虎变
对所有的人来说,思想和行为都源于一个出处,这个出处就感觉。爱比克泰德
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
对所有的人来说,思想和行为都源于一个出处,这个出处就是感觉。
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君子出处不违道而无愧。
君子处世,昔人皆以不仁则隐,出处二道对待言之。谓不得于君,则当处而隐逸。性分之乐,一被一此,皆是也。
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出处。黑格尔
锥处囊中出处于"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妈妈昨天告诉了我“阳春白雪”这个成语的出处。
现在的人,只要你有钱,都会另眼相看,不问出处,也不管那钱干不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