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1.周天子所统六军之师。《书.康王之诰》:"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曾运干正读:"六师,天子六军。周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师。"《孟子.告子下》:"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后以为天子军队之称。《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尽力输诚,奬厉六师……以宁社稷,以报万分。"唐许敬宗《奉和入潼关》诗:"济潼纡万乘,临河耀六师。"清魏源《圣武记》卷六:"及车驾将至,冰骤坚,六师毕济。"亦泛指全部军队。参见"六军"。
辞典解释
六师 liù shī ㄌㄧㄡˋ ㄕ
本指周天子所统六军之师,后以为天子军队的称呼。
《孟子.告子下》:「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唐.许敬宗〈奉和入潼关〉诗:「济潼纡万乘,临河耀六师。」
【六】:[liù]1.数目。五加一的和。2.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lù]用于地名,如六安(在安徽)。
六字的详细解释
【师】:1.传授知识、技术的人:教师。2.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技术的人:工程师。理发师。3.效法:师法。4.榜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5.军队:出师。劳师动众。6.军队编制单位。在军之下,团之上。7.由师徒关系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8.对和尚、尼姑的尊称:禅师。师太。
师字的详细解释
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攀上中山门。
日军第十六师团的工兵在搬开封闭中山门的土袋.
最先进攻南京的日军第六师团步兵攀上中华门附近城墙。
不然,恐天子大奋乾纲,亲率六师,大张天讨,只恐尔等死无噍类矣。
惊怖惕息,如临于谷,敢不尽力输诚,奖励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以宁社稷!谨拜表以闻。
常言到傻人有傻福,六师兄又何必介意。
傅天泽听到肖同吉的话,天然呆的想道,六师姐也没有给我招式的玉筒,我哪里会什么招式。
长嫂如母,农六师六运湖农场四连的职工对这句话的体会最为深刻。
由于下雨和富应洞水波涛声干扰,敌人偷偷越过六师警戒线。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凌压西调升第一七六师少将副师长兼五二六旅旅长,随军北上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