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1.古代三个重要关隘的合称。著名者有:(1)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约在今之山西东南部。《后汉书.冯衍传上》:"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奈何举之以资强敌?"李贤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2)阳平关(今陕西沔县西)﹑江关(今四川奉节东)﹑白水关(今四川旧昭化西北)。《文选.干宝》:"三关电扫,刘禅入臣。"李善注:"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3)平靖关﹑武胜关﹑黄岘关。在今河南信阳南。《南齐书.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 2.(4)溢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在今河北雄县﹑霸县一带。《新五代史.周世宗纪》"﹝六年夏四月﹞辛丑,取益津关,以为霸州。癸卯,取瓦桥关,以为雄州"宋徐无党注:"世宗下三关,瓦桥﹑益津以建州及见,淤口关止置寨,故旧史﹑实録皆阙不书。"(5)明代以雁门﹑宁武﹑偏头为外三关,在今山西太原之北;以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在今河北曲阳之北。《明史.翟鹏传》:"增游兵三支,分驻雁门﹑宁武﹑偏头……又于宣﹑大三关间,各设劲兵。"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三关者,雁武﹑宁武﹑偏头也。在太原之北,大同之南。"清冯桂芬《费树臣饮马长城图小影序》:"曲阳在居庸﹑紫荆﹑倒马内三关之南,距倒马百二十里。" 3.指人体的三个重要部分,说法不一。(1)指耳﹑目﹑口。《淮南子.主术训》:"夫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2)指口﹑手﹑足。《黄庭内景经.三关》:"三关之中精气深,九微之内幽且阴。"梁丘子注:"据下文,口﹑手﹑足为三关。又元阳子以明堂﹑洞房﹑丹田为三关。" 4.特指下丹田。 5.中医学名词。小儿指纹诊断法的三个部位,又称三指关。即风关﹑气关﹑命关。
辞典解释
三关 sān guān ㄙㄢ ㄍㄨㄢ
三个关隘的合称:(1)? 平靖关、武阳关(即武胜关)?、黄岘关,为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县)?之三关。《南齐书.卷一五.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北接陈、汝,控带许、洛。」(2)? 上党、壶口、石陉,为上党(今山西省东南部地 )?之三关。《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唐.章怀太子.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也。」(3)? 阳平关、江关、白水关,为蜀之三关。《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三关电扫,刘禅入臣。」唐.李善.注:「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此为三关。」(4)? 北周以益津(今河北省霸县)?、瓦桥(今河北省雄县)?、草桥(今河北省高阳县)?为三关,关北属辽。(5)? 明时以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6)? 雁门、宁武、偏头,为山西乙则上之三官者废矣。」
身体食、视、听三要处。
《淮南子.诠言》:「三官交争,以义为制者,心也。」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三字的详细解释
【關】:1.掩閉、閉合。與“開”相對:“關門”。《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2.拘禁:“鳥被關在籠中。”、“他被關在牢裡。”3.息,使作用或功能停止:“關機”、“關燈”。4.牽涉、連繫:“事關緊要”。宋?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詞》:“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5.領取:“關餉”。《紅樓夢?第五十三回》:“賈珍因問尤氏:‘咱們春祭的恩賞可領了不曾?’尤氏道:‘今兒我打發蓉兒關去了。’”6.門閂。《漢書?卷六十六?楊敞傳》:“聞前曾有奔車抵殿門,門關折。”《聊齋志異?卷五?荷花三娘子》:“一夜,閉戶獨酌,忽聞彈指敲窗,拔關出視,則狐女也。”7.國境或邊險要塞的出入口:“海關”、“山海關”、“嘉峪關”。《孟子?盡心下》:“古之為關也,將以禦暴。”8.事物或時間演進過程中的重要時刻、階段:“難關”、“過此一關,必無大礙。”、“百歲大關”。唐?韓愈《題炭谷湫祠堂詩》:“不知誰為助,若執造化關。”、“百歲大關”。唐?韓愈《題炭谷湫祠堂詩》:“不知誰為助,若執造化關。”9.控制機器開啟或停止的機件:“開關”。《後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傳》:“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10.姓。如三國時蜀國有關羽。
關字的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