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国势 guóshì
[national power;national situation at a given moment] 一个国家发展的总态势;国力
国势衰微
辞典解释
国势 guó shì ㄍㄨㄛˊ ㄕˋ
国家的实力或形势。
宋.胡铨〈上高宗封事〉:「国势陵夷,不可复振。」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国字的详细解释
【势】: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势字的详细解释
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郑观应
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故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也。
豪杰秉职,国威乃弱;杀生在豪杰,国势乃竭;豪杰低首,国乃可久。
每念今日大患,尚不在国势而在人心。苟人心有向善之机,即国本有底安之理。袁世凯
武帝以前高祖、惠帝和高后时期,由于国势不振,汉朝试图通过和亲来“约束”匈奴侵扰。
一九五四年奠边府之役,结束了中南半岛的法国势力。*共在战役中举足轻重。
法兰克王国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时,国势极为强盛,以罗马帝国的正统自居,并得到教会的支持。
晚清外交的国际、国内环境大清帝国从乾隆后期开始,国势日趋衰落。
雄心万丈,国势昌盛,强大、自由的北方之邦!
对旧中国的贫困落后和国势衰败有着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