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司馬遷的读音 司馬遷的意思
释义
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qiān

“司馬遷”的读音

拼音读音
[sī mǎ qiān]
汉字注音:
ㄙ ㄇㄚˇ ㄑㄧㄢ
简繁字形:
司马迁
是否常用:

“司馬遷”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司马迁 Sīmǎ Qiān

[Sima Qian] (公元前145/前135—?)中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早年游历各地,遍访民间风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得读国家藏书。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唐都等人改定太初历。汉将李陵与匈奴作战失败,率军投降。司马迁因为之申辩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中国最早的记传体通史。其书传记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均有深远影响

辞典解释

司马迁  sī mǎ qiān  ㄙ ㄇㄚˇ ㄑㄧㄢ  

人名。(西元前145~前86)?字子长,西汉人。生于龙门,年轻时游历宇内,后以四十二岁之龄继承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并承遗命著述。后因李陵降匈奴事,迁为之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受腐刑。后为中书令,以刑后余生完成太史公书(后称《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言,为纪传体之祖,亦为通史之祖。因具良史之才,所作史记又为正史之宗,故后世称司马迁为「史迁」。又《汉书艺文志》载有所著之赋八篇,今仅见悲士不遇赋。

英语 Sima Qian (145-86 BC)?, Han Dynasty historian, author of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史記|史记[Shi3 ji4], known as the father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德语 früher u.a. auch: Sse-ma Ts'ien , s. 太史公(tàishǐgōng)? , Sima Qian (Eig, Pers, 135 - 86 v.Chr.)?, s. 蠶史[ 蚕史](cánshǐ)?

法语 Sima Qian

网络解释

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馬遷”的单字解释

】:1.主持;操作;经营:司机。司炉。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级机关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部低,比处高):人事司。外交部礼宾司。3.姓。
】:同“马”。
】:同“迁”。

“司馬遷”的相关词语

随便看

 

国文网汉语词典提供日常词语大全、包括词语的拼音读音、解释含义、出处来源、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其它信息,还提供全方位的词语查询功能,例如:查解释、查拼音、查相关词、查近义词、查反义词、查组词以及词语造句等,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益工具。

 

Copyright © 2006-2024 Siam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28 0:47:18